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京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经验考研真题-参考…
- gong2022
- 0
- on 5月 20, 2023
原标题:北大考研辅导班-北京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经验考研真题-参考书复试分数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初试专业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不过由于20年的分数线还未公布,所以分数线以19或往年为基础,作为参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专业介绍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简称文博专硕(mchm),是为了适应我国现代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对文物与博物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质量而特设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
2、招生数据
2.1 专业目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代码及名称:考古文博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专业拟招收人数: 22人(含推免14人)
考试科目:
① 1 0 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② 2 0 1 英 语 一 或 2 0 2 俄 语 或 2 0 3 日 语 或 2 5 3 法 语 或 2 5 4 德 语
③ 348 文博综合
2.2 考试参考书
1.田野考古技术(含科技考古)
考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100分,内容分考古学技术与方法、科技考古两类,考生任选其一作答;第二部分共200分,内容分中国考古学、物理、化学三类,考生任选其一作答。不可跨类别答题,若跨类别答题,按答题顺序取前者计分。
科技考古参考书: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 :《考古学 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
陈铁梅:《科技考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物理参考书:
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参考书:
华彤文,陈景祖:《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文化遗产展示
主要包括博物馆展示、博物馆教育和文化遗产管理等内容。
参考书: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珍妮特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
玛格丽特霍尔:《展览论——博物馆展览的21个问题》,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
3.文化遗产保护
以文物保护基础知识为主,约占70%,还有物理学、化学和中国美术史等内容。
参考书:
奚三彩:文物保护技术与材料,(台湾)国立台南艺术研究院发行(1999.9)。
王慧贞:文物保护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3月。
中国文化遗产院编: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黄克忠:岩土文物建筑的保护。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
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彤文,陈景祖:《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4.文物建筑
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史及城市史、木构建筑年代学和文物建筑修复基本理念与原则等内容。
参考书: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芬兰]尤嘎·尢基莱托(jukka jokilehto)著,郭旃译:《建筑保护史》,中华书局。
祁英涛:《中国古建筑年代的鉴定》,文物出版社。
宋·李诫《营造法式》
2.3 真题
第一部分田野考古技术
名词解释
1.堆积单位
2.抽样采集
3.五花土
4.界面
5.找边
论述题
1.给了一个平面图,无地层关系,大概十几个遗迹叠压打破关系,绘制系络图
2.探方发掘记录的内容与要点
3.什么是实验考古,简述其意义,从田野发掘到实验室的步骤第二部分中国考古学
1.上山文化
2.西坡墓地
3小双桥遗址
4.叶家山墓地
5.新砦期
6.燕下都
7.铅釉陶
8.汉代铁官
9.法门寺地宫
10.龙门石窟
论述题
1.试述邹衡先生对夏商周考古学的贡献
2.汉唐陶瓷手工业的发展
以上因为回忆版真题,因为关于真题部分,一般考完就封挡存放,学校也一般不会随意泄露出来,而网上的大家也不能随意相信,所以如果真的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跟班学习,因为班里的辅导老师基本上都有全套真题,或者向直系学姐学长购买,直系学长学姐也会有部分真题。
2.4 19年复试分数线
总分:330
单科(满分=100):55
单科(满分>100):180
3、经验分享
1.前言
考入本科学校确实是绝望了一阵,感觉高中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都去了很好的大学,自己也迷茫放纵了一段时间,整天泡在网吧,通宵,逃课。发生转变是在大三结束时的暑期实习,当时去实习了 3 个月,深深感受到了奋斗的重要性。拒了公司还不错的 offer,回校开始准备考研。
人比较心高气傲,觉得要考就考最好的,定的目标是北大,家人得知消息后坚决的让我报另外一所北京的 211高校,可是我当时是豁出去了,最后报名时瞒着家人报了北大。压力还是很大的,当时制定的计划每天基本是早 8 点半-晚 10 点,英语、专业课交换的做,累了就换另一门,实在复习不进
去就到操场跑几圈,给自己加油。整个过程学习的累是次要的,主要是心理累。不能告诉家人;也怕被嘲笑,不能告诉周围的同学。
经过不懈的努力后,终于来到了北大文博,开始了研究生生涯。个人觉得非一本考名校,最大的难度在面试。歧视确实存在吧,这就像游戏中的 hard模式,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分数尽量高,专业素养好,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2.时间安排
?前期准备
在六月份去实习前,我开始初步复习数学。当时也没有确定是否一定要考研以及考哪个学校,还没有下定决心。复习也只是作为一个备用选项。当时英语主要是记单词,每天背一个单元的生词。这一阶段主要是改掉平时晚睡晚起和一些不良的作息习惯,培养良好的考研生活习惯,使自己进入状态,为接下来的复习打下基础。在考研信息收集上,我去听过一些考研培训学校的免费讲座,感觉没有什么收获。后来实习回来,确定考北大后,和北大的一个师姐联系,她给我讲了很多考北大的注意事项和怎样复习,对我考研成功起了很大作用。这里提醒大家:对于考研信息的无知,大家不要担心,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情况。没有必要听那些免费的考研讲座,你几乎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最好的办法是查询学校的官网和向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联系。
?系统复习
考研开始时给自己做了比较详细的安排,从9月一直到12月。为了与考研安排相对应(考研是上午分别考政治/专业课,下午考英语/专业课),晚上根据当天的任务完成情况复习(现在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刻意安排)。早上一般我是快 9 点到教室,因为那段时间压力很大,失眠比较严重,几乎每天都是一点以后才能睡着,所以早上允许自己多躺一会。中午 11 点半去吃饭,然后午睡,2 点到教室。午睡也基本睡不着,只是躺着深呼吸。晚上复习到一半的时候回去操场跑步,锻炼身体和缓解压力。
系统复习是整个考研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熬的阶段,对考研成败几乎起着决定的作用。一份汗水,一分收获。我见到过很多人做了很多任务表、计划书,但能完整坚持下来的比较少。希望大家能在这一阶段坚持下来,一丝不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这个阶段还有不足的同学可以要抓紧复习,或者跟班补补,班推荐一个考研公众号考研臻选上的独峰,那儿都是志愿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一对一讲课,还有清北的学长学姐免费答疑,所以推荐给有意向的同学。总之无论选择哪种,都要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毕竟我们考研er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多一份学习就多一分收获。
?冲刺阶段
从 12 月到考研前,我主要复习英语、专业课之前总结的重点,一部分时间放在政治上。这一阶段,学习的大部分任务除了政治外基本都完成,主要的是调整心态。前期复习不好的同学,这时都会很焦急,如果再加上心态不好,很多人就觉得考研没有希望直接放弃了。考研和高考最大的区别就是你看不到自己的实力,也看不到对手的实力,没有模拟考试来帮你调整自己,整个复习过程就是自己和自己的赛跑。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消除顾虑,全心全意搏击。这个时期,可以多和朋友、家人沟通下,能够得到心理安慰,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
3.各课复习
?政治
花时间最少效果最明显的科目。建议在 11 月开始复习,不要做太多模拟题,浪费时间,重点放在考纲解析上。我是先看书,看书累了就去做与考纲配套的练习题,不会的再回去看书,这样反复练习。最后几天会有各种押题试卷,可以买来看看,练习下,了解下大致的出题趋势。
?英语
英语是最重要的一门,因为复习前就看了很多关于复习英语的心得,所以我果断地放弃了做模拟题,完全以十年真题为主,反复做真题,分析真题,甚至把一些喜欢的文章都背了下来。直到考试前我一篇模拟题也没做过。建议大家不要做模拟题,只分析真题,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都不要放过,真正地把真题当做课文来复习(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考研做英语时就算你很紧张,你长期只做真题形成的那套思维模式与命题人一致,那种说不出的感觉会让你选对。做模拟题如果质量不是很好,反而会干扰你的思路。
关于作文,考研英语大作文的主题就那几种:教育、环境、文化等,大家可以每个主题找几篇优秀范文背下,把经典的句子记下来,再做修改,变成适合任何主题的句式。再把这些句式总结分类,哪些做开头,哪些做结尾,哪些做过渡。最后根据实际考试内容灵活用自己总结的模版,这样不会和别人重复,而且很出彩。小作文的话不需要模板也不要发挥,只需要写出要求的内容,符合对应应用文的格式就好了。简洁一点,字迹要工整。
?专业课
因为我本科就是文博专业,我在前期准备的时候结合我老师的ppt把考古通论还有博物馆学基础粗略的过了一遍。后来买了上一届学姐的资料,第二遍我是结合真题还有资料自己总结了一些。前期是巩固基础,结合真题分析北大文博考研方向,后期(11、12月份)我总结了文博行业的热点话题,还有北大老师的论文,这些可以去知网上查到,总结成自己的话,答题时注重思路逻辑。北大文博我觉得相对别的学校,题还是比较基础的,而且重复率很高。
考古学部分:就按照目录时代复习,找重点,很基础,我复习就是按照老师上课讲的,然后结合北大出题规律,过了两遍。自己也没什么多说的。
文物学部分:看了两遍书,之前我们没学过,但我觉得文物学比较简单,我没有总结,书上化了一部分,直接背书,然后结合买的资料的专题背的。可以看近现代文物,历史文化名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等等。多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际上文保和修复。
博物馆学部分:首先就是先看目录,自己做思维导图,建立逻辑体系,背书也就容易很多了。我博物馆看的更多的是北大老师论文,博物馆这部分是我投入精力最少的。
另外再推荐一本大百科全书是,工具书,自己不会的查找,我觉得没必要去背它。
4.关于心态
不要给自己心理压力,累了就休息,不能老休息。一分钱一分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初试的过程其实特别享受,学了一天,晚上11点骑着单车披星戴月的回去,很带感。我没有研友,但建议找一个,因为生命不易,生活需要相互扶持。备考过程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了怎么与自己相处,让生活慢下来,吃饭察觉到食物的真实质感,走路听得到每一步的声音,睡觉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吸,在这种修行里人变得平和敬畏,能够小心恭敬地处理每件事情,这是一辈子的财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