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她,用盲文考上了研究生解密盲文怎么看(摸)
丈夫陪盲人妻子考研。丈夫为了 助妻子更好复习,将学习资料翻译成盲文,或者朗读资料录音给妻子听,或者是把纸质材料扫描后转换成word格式,让妻子通过读屏软件听,有的时候用盲文打印机打印成盲文给妻子阅读。
2020年,妻子考上了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她是安徽省首位通过全国统考的盲人研究生。
陪考的丈夫,也在今年考上安庆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
央视新闻评论道:“面对命运的不公,选择加倍努力,逆流而上,给了生命最好的答案”。
他们用毅力互相成就,我们被他们美好的爱情而深深感动,也敬佩他们执着的努力。
同时,也许有朋友会感兴趣,盲人朋友是怎么通过盲文来阅读这些复习资料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盲文!
盲文又称凸字、点字,听名字大家可能就猜到——盲文是依靠突出的点的不同排列方式来表达信息的。
盲文通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工具在纸张上制出不同组合的凸点。
一个方块表达一个字母或者字母组合,每个方块是由两列三排总共六个点组成,左侧从上到下的点被编号为123,右侧从上到下的点被编号为456,叫一方,也就是一个盲符。
一个盲符理论上有64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因此可以承载传递字母或字母组合的信息,实际上真正使用时,盲符数量是少于64种的。阅读时从左到右,一方一方地读过去。
盲文的分类(滑动查看)
语言有很多种,盲文由“点”组成,也有汉语、英语的区别。最早的盲文是由路易·布莱叶于1824年创造的,那时候盲文只有英文版本。
“中国盲文设计之父”黄乃先生提出了拼写普通话的《新盲字方案》,现行盲文诞生(汉语),目前在中国使用的盲文还有藏语盲文、韩语盲文(朝鲜族使用)等。
由于汉语文字的复杂性,现行盲文只能通过拼写拼音来传达信息,因此很多同音词只能联系上下文加以区分。
上世纪90年代,汉语双拼盲文”诞生,它为标调盲文(每个字都有声调),因此又有了双拼盲文。
不过,如今还是现行盲文在我国盲人群体中占主流地位。
1.摸读上, 现行盲文更容易摸读:双拼盲文点位精确准确,摸读时务必要摸清整方盲符所有点位;现行盲文字符区别度大, 熟练掌握之后只摸出大概轮廓就能确定是哪个字母。
3. 双拼盲文书写时声韵调务必准确无误才可组成一个字, 由于双拼盲文点位精度高, 如果有一点错误, 就不能成其字, 不像现行盲文那样如果个别点位错了, 还可以根据盲符的轮廓猜测出是什么字母。
盲文是通过拼写拼音来传达信息。要想了解怎么读盲文,首先我们要复习一下汉语拼音的知识。
汉语拼音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以“中国”的“中”为例,“zhōng”里面“zh”为声母,“ong”为韵母,上面那一横表明要读第一声。汉语共有声母21个,韵母36个,声调有一、二、三、四声和轻声共5个。理论上用盲文表示拼音需要21+36+5=62个不同的方来表示。实际上由于共用了一部分方,因此共需56个不同的方,且不会出现混淆。
现行盲文韵母表
对于每一个汉字拼音对应的盲文,读的时候按照从左到右声母、韵母、声调的顺序读出,一个汉字由两到三方表示。
现行盲文声调表
我们以“我爱科普文”为例,使用现行盲文,省略声调,用盲文拼写出来就是如下这样。
数字(包括加减乘除)、标点以及其他特殊理化符号,盲文中也有对应的规范写法。
图源:中国盲文数学、物理、化学符号gb/t 18028-2010
纸币的右下角,也有用盲文标明了面额(如下图所示),纸币上“阿拉伯数字符号”被省略。
图源:《中国盲文音乐符号(gb/t 16431-2008)》
我们制作本期推文时,采访了一位视力障碍的朋友,她表示“在生活中,需要应用盲文的场景不是很多”。现在手机、电脑都可以使用读屏功能,因此许多信息都可以通过“听”来获取。
我们尝试着用她的手机“听”信息,可是发现她听的速度太快了,感觉是正常播放的3倍速甚至5倍速,这个速度下,我们真没听懂内容…..
并且,我们和她在微信沟通过程中,发现交流丝毫没有阻碍,甚至可以在微信聊天中熟练地使用表情。
盲人朋友们失去了视觉,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其他感官去探索这个世界、去认识生活的美好、去记录传递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刘永强.现行盲文在我国盲人群体中占主流地位的内部原因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12):188.
[2]滕伟民.中国盲文的发展与改革[j].中国残疾人杂志,1998,(10).
[3]黄加尼.关于汉语盲文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教育研究,1994,(5).
[4]程黎,顾定倩,刘艳虹,魏丹.我国盲文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3(02):42-48.
[5]http://openstd.samr.gov.cn/bzgk/gb/std_list?p.p1=0&p.p90=circulation_date&p.p91=desc&p.p2=%e7%9b%b2%e6%96%87
本文咨询专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臻臻医生
—- 来源:eye科普—-
—- 文:李伟—-
—- 编辑初审:唐艳丽—-
—-审核:邰梦云 —-
—- 审定:魏春福 —-
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挂号就诊”栏目提供预约挂号、当天挂号、特需门诊挂号等服务;“自助服务”栏目提供自助缴费、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验光预约、诊间预约等服务。
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提供“医院动态”“眼健康科普知识”“讲座义诊信息”及“停诊信息”等。最新眼科资讯,每天更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