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纪从苏大到南大,爱智求真的你闪闪发光
裴新宇,2018级哲学专业,考研至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
2018-2019年曾获苏州大学学习优秀奖学金(二等)、精神文明专项奖、综合奖、三好学生;2019-2020年曾获苏州大学学习优秀奖学金(二等)、勤勉励志奖、综合奖、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励志奖学金。2020-2021年曾获苏州大学学习优秀奖学金(特等)、勤勉励志奖、综合奖、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励志奖学金;黄乾亨奖学金。2020-2021学年曾担任18哲学班班长以及学院学生新闻中心副主任。
学习不是一板一眼,按图索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裴新宇的学习就是灵活性的写照,在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上,她愿意多花更多的时间钻研。而对于不那么感兴趣的课程,她也不会划水,认认真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课程任务。大三时她意识到绩点的重要性,所以重修了两门课,重修的过程中,她认真学好每一课,重点关注自己之前学习薄弱的地方。学习上有困惑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有困惑、有交流才能有灵感、兴趣和动力。一些公共课程,可以和同学、舍友组个学习小组,一起背书,一起准备期中期末考会很让复习变得不那么枯燥,并且互相之间起到督促和鼓励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只要勤于浇水,悉心照料,即使开花的时间不同,但总会开出绚烂的花来。
在考研还是工作的岔路口上,裴新宇对未来的选择坚定不移,“我一直很喜欢哲学,从大一的时候就很想继续读研。”她在大一、大二也尝试了很多事情,参加过很多组织、社团的活动,做过兼职。大三,随着课程减少,课余时间增加和升学压力的逼近,她开始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学习,关注自己的发展。大四是全面准备升学的一年,她便全身心投身自己热爱的领域。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正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热爱,给了她勇往直前的信心。
人生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在裴新宇尝试保研失败后,她会因为担心自己备考时间不够、备考枯燥且无法让自己有意义感而产生负面情绪,但青云之志不会因此坠下。她向学长学姐请教了考研经验,也参考了身边的同学的备考计划。仔细择校,尽快根据学校的参考书目制定好可行的计划。“我会用让自己放松,但不上瘾且不会让自己事后后悔的事情,比如写情绪日记记录下目前的状态、出去散一圈步、做一组放松的拉伸运动。这个方法对我很管用,考研期间我写了大半本日记,对我的情绪调节起到了很大的 助。另外,每天按时按量地完成任务也能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和信心。”心态的调节也很重要,她会在枯燥的考研生活中寻找快乐,“如果能把注意力主动放在考研过程中的快乐事上或者自己主动制造一点快乐的事情,也就不觉得这是段很差的经历。我记得有一个多星期我每天会去606的湖边背英语,效率大概只比在图书馆里差一点点,但是心情会变得很好。与其把英语、政治、专业课看作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不如埋头学,熟悉的、学得好的地方就认真复习一遍,看看自己曾经遗漏的地方,不熟悉的知识就多看几遍理解并记忆。”
裴新宇也有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如果有了目标就要奋力去拼搏呀!如果没有目标,那要抓住机会多多尝试,找到自己的擅长点和兴趣。要享受当下,过好每一天。”面对人生的机遇,我们要牢牢握着;面对人生的抉择,我们要慎重取舍;面对人生的方向,我们要谨慎决策。无论选择哪条路,我们都会拥有光风霁月,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素材来源|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中心
采访|黄歆怡
排版|陆颖祎
审核|张邱悦